世界银行警告中国房价风险 陶瓷企业需下沉营销

发布时间:2012-09-25 浏览量:2308

  世界银行在18日发布的中国经济季报中,特别对中国房地产泡沫和地方财政紧张状况发出了警告。世行认为,潜在房地产泡沫所表现的资产价格危机也许是中国在大规模货币刺激政策后最大的宏观经济风险之一。


  同日下午,国资委宣布78家央企将退出地产业务,旋被外界解读为国资委对于央企拿地潮的回应。曾做空安然获得丰厚利润的对冲基金经理吉姆?夏诺斯则认为,中国是一个有待戳破的更大泡沫。

  世行警告说,由于房地产在很多公司和银行的资产组合中占了很大比例,且地方政府严重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如果房地产业出现下滑将使地方财政和整个经济增长都将受到很大影响。

  世界银行驻华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韩伟森说:“我们预计今年GDP增长为9.5%,但增长结构会有变化。政府主导的投资肯定会放慢速度,但是出口很可能随着全球经济回暖而继续回升,房地产业今年有可能继续强劲增长,消费会保持稳固。”

  作为与房地产业密切相关的陶瓷业,应当小心应对这一消息。2009年的陶瓷产业先冷后热,实际上就是中国房地产业的一个真实写照。自2005年国家对于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以来,房价一直处于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尴尬境地。

  在中国这样一个高速增长的国家,随着经济改革发展,资源价格、收入水平等必要调整的发生,势必比较频繁。对于房地产市场的今天高涨,是哪怕再乐观的人也不曾预计过的。但对于那些不断唱空的专家,与其嘲笑其理论的破产,不如当作是一种迟早到来的警醒。

  发展会掩盖很多问题。早在3年前,地产界著名的策划人王志刚便高呼地产界应该集体“找魂”,暂缓快速发展的脚步,缓口气思考下前行的方向。亦有一些知名地产评论家以“黑灯指数”来判定,房地产界的空置率已经到了一个触目惊心的水平。但无论是哪个专家,都无法拿出令人信服的数据和模型来说明问题。

  世行亦认为,当前房地产业的数据质量很差,导致中国房地产价格被高估的程度以及价格下降的可能性有多大都不明朗,住房的可负担性,即房价收入比,很不明确。这也是导致政府的宏观决策无法触及实质的底部。

  中国大多数城镇都急需新的住宅和公共基础设施。旧城改造正逐渐推进,全新的城区正在崛起,交通管网正逐步完善。无论是富裕居民居住升级的需求,还是城市贫困人口的保障性住房,或是大量迁徙入城的农村人口的临时居所,都需要大量的建筑物来供给。

  庞大的人口基数、狂飙突进的大规模城市化运动、市场转型的内在需求、社会财富固化的政治驱动、朴素的成家立业梦想等等所谓的刚性需求,支持着房地产市场的一再升温。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McKinseyInstitute)年就中国城镇化步伐与模式撰写的最全面报告显示,到2030年,中国城镇人口可能会增加近4亿,达到10亿人。中国仍然需要大量的公路、桥梁,特别是住房??这正是中国长期投资繁荣不会破灭的原因所在。

  正是这个巨大而甘美的蛋糕,让几乎所有参与其中的企业都无暇拭去嘴角的奶油,更习惯于通过砸钱来“解决”问题,而不是进行更艰巨的结构性改革或技术性创新来调整。“一只冠军球队是不需要改变的”,这流行于足球界的定律,却被企业界给予了过度引用。

  单纯由投资驱动的增长无疑是低效的、高风险的。所以无论是一线城市频频制造出来的“地王”,还是陶瓷投资家们不断刷新的窑线纪录,都值得警惕和关注。从今年的种种状况来看,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已然在高位运行,但全国城镇的建设正方兴未艾。未雨绸缪,建议各陶瓷企业要抓紧时间将营销深化,下沉到更能聚集农村迁徙人口的中小城镇,以防范风险。

  更由此呼吁,整个陶瓷界应摒弃门户之见,加强数据的精细化和研究的深入化,以及权威平台上的合理共享,好为企业的发展与战略决策提供更为翔实可靠的参照。

上一则新闻下一则新闻